人才资讯速递(第161期)| 全国两会热议人才话题;j9九游会体育app下载,山东济南起步区将面向新加坡开展“名校优选”招聘;北京启动2025年留学回国资助及回国创业支持申报工作
发布时间:2025-03-14 15:44:45点击: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才话题备受关注。习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与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挥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的辐射作用,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代表委员纷纷围绕人才话题积极建言献策。连日来,各地也积极行动为人才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湖南举办文旅人才交流大会,天津成立数字游民国际人才港,上海静安区推出教师公租房,甘肃兰州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广东启动博士后创新平台培育计划,湖北武汉启用博士后人才公寓,山东青岛实施青年人才购房券政策。此外,北京启动2025年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支持计划。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国家和地方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3月6日,习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习强调,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要实施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要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要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竞相涌现。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发挥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的辐射作用,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大力支持、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j9九游会体育app下载,。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优化外籍人才服务。深化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赋予用人单位更大自主权,推动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和交流。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加强东中西部人才协作。深化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和科教界“帽子”治理,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厚积薄发。
全国人大代表、宝泰隆集团董事局主席焦云指出,作为我国东北振兴战略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的重要交汇点,黑龙江省依托向北开放政策正推动这块边陲寒地加快向开放热土转变,为黑龙江高质量发展及东北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为进一步发挥黑龙江省地缘优势,加速构建向北开放新高地,促进中俄贸易,助力与俄远东地区合作,焦云建议,一是确定俄语教育优先、重点发展战略。应从国家语言战略高度,在黑龙江省积极推进俄语教学,尤其是加强中、小学阶段的俄语教学,有计划、按比例恢复中小学俄语教学,将俄语同比语、数、外列入主要学科。二是深化中俄高等院校教育合作。扩大中俄学生留学体验规模和数量,在互换留学生和实习生实训方面实现机制化保障,建立对流机制,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三是进行顶层设计,提高合作层次和级别。发挥边境城市教育合作桥头堡、枢纽站作用,健全“高级别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交流合作机制,实施更加积极的文教开放举措支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建设的需要。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史浩飞,针对目前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领域存在的不足,建议应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协同攻关机制。他指出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明确企业牵头责任,支持领军企业联合中小企业、高校组建创新联合体,建立“企业出题、科研答题、市场阅卷”的闭环机制。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j9九游会体育app下载,、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未来产业技术布局投入。除了加强企业端发力,史浩飞也提议进一步完善成果转化全链条支撑体系,建立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制度,明确所有权、收益权分配规则,激发科研人员转化动力。他强调应加快建设国家级中试基地、概念验证中心,提供技术评估、商业化验证等公共服务,并发展“耐心资本”和科技保险,覆盖转化早期高风险环节。至于人才流动机制,史浩飞称应着力于畅通人才双向流动,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具体而言,他认为可以从推动高校与企业共建“人才旋转门”机制,允许科研人员兼职创业并保留职称待遇;优化“破五唯”评价体系,将成果转化贡献纳入考核等方面着手,“实施跨界人才培养计划,依托产教融合平台联合培养‘科学家+工程师’复合型团队”。
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表示:青年科技人才是创新澎湃动能。马新强认为,当下,青年科创人才在个体成长发展中,仍面临一定的阻力,如“评价体系尚待优化,资源配置需要平衡,创业文化心理仍显保守”等问题,这源于目前创新资源、经费的分配还多在单一领域内,跨学科创新投入有限。马新强建议,完善分层分类的评价体系,系统优化青年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区域间青年人才培养协同,促进资源流动。他举例,可探索开发“青年人才生态指数”,将其纳入地方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向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靠拢,分区域创建青年人才创新联合体,探索青年人才库数据互通机制,实现科研项目跨区域揭榜挂帅。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建议:优化区域布局,加大对武汉等中西部地区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投入力度。张平文说,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人工智能顶尖人才的稀缺性将远远超过技术本身,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突破和创新引领,依赖于一批具备深厚理论功底、强大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跨学科综合素养的拔尖创新人才。当前,国家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布局国家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心,有效推动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对中西部地区的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投入相对较少,难以支持区域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转型升级。为此张平文建议,优化区域布局,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以武汉、成都等中心城市为依托,建设辐射中西部地区的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国家级中心。
全国政协委员、敏华控股董事长黄敏利表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议加快推进大湾区人才资格互认。目前,香港拥有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在金融、商业、法律、科技等领域的教育成果斐然。然而,面对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仍需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政策,以充分发挥其在高端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他建议,从四个方面构筑湾区人才雁阵格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香港高校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构建跨校联合培养机制;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放宽人才准入门槛,提供优厚人才待遇;加强产学研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拓展国际教育合作项目,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与赛事等。
近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制定印发《干部人才工作服务改革创新十条措施》,《十条措施》涉及干部培养、人才引进、绩效考核等多个领域,通过发挥干部人才对改革创新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为起步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十条措施》中创新性提出开展“嵌入式”干部无任用考察j9九游会体育app下载,、拓宽“上挂下派”历练路径、赴新加坡开展首批交流培训、举办首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面向新加坡知名高校开展“名校优选”招聘、推进“校友+人才+项目”一体发展等多项具体举措。通过一系列创新措施,起步区将持续提升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进一步锻造出一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改革攻坚主力军。
2025湖南省“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人才交流大会将于3月底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这是湖南省首次举行的“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人才交流大会。此次大会将以“智汇潇湘才聚文旅”为主题,以“供需对接”为主线展开,主要包括启动仪式、大型现场人才交流会、线上招聘、企业探岗和省内外文旅校园宣讲会等丰富活动。湖南省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聚焦答好“文化+旅游”“文化+科技”的“两个融合”命题,推动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搭建单位用工与人才求职服务平台,建立双向奔赴的就业创业机制,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和年轻人友好省份建设,为建设文化强省、世界旅游目的地提供坚实人力支撑。
3月1日,中国北方首家数字游民国际人才港——京津冀(天津滨海)数字游民国际人才港暨泰达“超级个体”首发活动,在中国天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滨城园区)举行。数字游民主要指凭借互联网技术,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自由工作与生活的新兴职业群体。首发活动中,京津冀(天津滨海)数字游民国际人才港荣程基地正式宣布运营启动,将充分发挥滨海新区在京津冀协同、港产城融合中的独特优势,动态联动北京科技创新资源和河北旅游资源,为全球数字游民群体提供全方位的资源与支持。未来五年,国际人才港将形成完整的数字游民产业生态,成为全球知名数字游民聚集地,推动数字经济和文旅融合发展,打开幸福生活新画卷,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新时代“四宜”美丽“滨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做贡献。
3月4日,静安区举行教育系统人才政策发布会,推出100套专供教师的公租房资源,还发布《静安区高端教育人才发展实施办法(试行)》和《静安区高端教育人才发展实施细则(试行)》,提出将以增强人才引进奖励和成才激励力度、完善教师职后培养培训体系为目标,培养和引进在上海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书记、校长和教师,形成在上海乃至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和学校,促进静安教育更高水平发展。
3月3日,兰州市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全面贯彻中央和甘肃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安排部署新时代兰州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建设兰州吸引集聚人才平台为牵引,做实人才“引育服用”四篇文章,着力打造西北人才集聚高地,奋力开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新局面。会议强调,要牢固树立“大人才观”,聚焦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强市建设和社会民生、城市建设、市域治理需要,深入实施重点产业人才专项支持计划、新时代“兰州萃英”人才计划和“大学生留兰倍增计划”,开展优秀企业家成长行动,深化“技能兰州”建设,实施柔性引才聚才工程,构筑高能级人才创新载体,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现代化人才队伍,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兰州篇章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广东:“广东百企博创平台培育计划”启动 计划新增超100个博士后创新平台
3月5日,“广东百企博创平台培育计划”正式启动。根据“广东百家企业博士后创新平台培育计划”内容,今年广东省将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低空经济及量子科技、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含分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超100家。根据“广东百家企业博士后创新平台培育计划”安排,首批20家博士后创新平台培育企业将主要面向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领域,相关企业名单将于3月16日上午在广州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成果转化活动暨博创湾区项目对接会上公布。
3月6日,武汉市首个博士后人才公寓在武昌沙湖畔揭牌,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精测院、岩土所、水生所等在汉高校院所的30余名博士后成为公寓的首批住户。据介绍,武汉将布局建设更多博士后人才公寓,开展融入城市、婚恋交友等多样化活动,完善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为更多青年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将优化升级“武汉英才”计划,持续深化博士后人才倍增行动。同时,深化环大学创新发展带建设,搭建多样化校地企合作平台,举办博士后人才科技成果巡回展,帮助青年人才找资金、找市场、找场地。
近日,青岛市已开始向开发企业兑付购房券资金,首批资金3475万元。多家企业已收到第一笔财政资金,这无疑给企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青年人才购房券政策切实增强了市场信心,促进住房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在后续兑付工作中,青岛市将建立常态化的资金兑付机制,定期对符合条件的购房券进行审核,确保资金及时、准确兑付,让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助力城市吸引人才、企业稳健发展。
北京市人才工作局近日发布通知,启动2025年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2025年北京市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工作旨在围绕北京市重点领域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聚焦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具有明显创新能力的青年科技人才为重点,遴选支持一批高水平留学回国创新人才。2025年北京市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申报工作,旨在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遴选支持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申报人所在单位均需在3月14日前将申报材料报送推荐单位。
信息综合自新华网、首都人才微信公众号、红星新闻、中国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长沙晚报、闪电新闻、大众日报、极目新闻、长江日报、等。